冲浪感想:Catch the Wave
出了澳洲才真发现悉尼的沙滩真的是最美的。Kuta Beach 初学 Surfing 踩着粗粗的沙粒伴着时而从海里漂来的塑料袋(因为是雨季深海会漂来些小塑料袋),想想之前每周末去的 Bondi 真的算是天堂了。
教练 Su 非常不错,纠正了几处以前自学时的错误动作,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让我们都不要意思称他 Mate 了,太乡村了。几分钟的练习,更加准确、速度和稳健了。
浪还是蛮有力度,没有超深处去。边划水边想,总结了几点体验,生活工作中举一反三。
1. 向海里游去时,与其用尽力气向前推进不如省下力气站稳脚步,等待浪从岸边回来顺势推进。快速又省力。
2. 划到了海中,不要急于去赶一个大浪,往往准备不足被打翻,再回到原地浪费精力花费时间,做好判断,没有把握可以做好调整等待下一个浪潮的机会,更大的成功机率。
3. 大浪打过来时,你自己要 ready(需要快速在来临前 paddling,然后加快划动双手,快于浪潮的速度)然后乘势而上,借助浪潮的推力站稳。做跑在大势前的人,不光要是第二点里提到的快速做出反应,努力调整,或许更多时候是你应该随时 ready。这样才能乘势而起。
4. 所有的一切,皮肤晒黑掉皮(防晒措施没达标),膝盖磨皮,无数次被浪打翻,迎着大浪向海中一步步推进,最终不过就是为了那一分钟甚至几秒钟踏在板上从浪中穿过的快感、满足和喜悦。又想起「当幸福来敲门」里最后里一个章节 “Happiness” 也只是电影最后几分钟里,Chris Gardner 从 Office 走出来在大街人群里给自己鼓掌的那一瞬间。所有的其他章节,也终归属到最后这几秒的幸福里。这也就是追求和梦想的意义吧。
5. 很多时候不是身体不听使唤,也许仅仅只是需要 take a break。对于自己也好,对于队友也好,不要总 push 的太厉害,he just need a break。
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欢乐,我们就永远也学不会勇敢和耐心。
期待更大的浪潮。
Denpasar Airport, Bali
Night 04/02/2014 (Local time)
这是 4 年前在巴厘岛旅游学习冲浪朋友圈写下的一段感想。
四年澳洲投资和信贷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聊冲浪。
在澳洲东西沿海处处是沙滩,在海边长大的孩子常常和大人一起扑腾扑腾水,好多也都顺其自然挺喜欢玩水的。前两年看过一期 Aussie 的广告,一对夫妇很喜欢冲浪,朝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前进,哪怕慢一点艰辛一点,感觉都很值得,后来他们搬到了一个海边,离喜欢的冲浪沙滩跨过一条街就到了,通过经纪人的帮助最终 settle 了他喜欢的物业。所以环境还是挺重要的,潜移默化。
在学习冲浪最开始的时候,教练都会教你当浪打过来的时候,你是选择从上面越过去(jump over)或是钻进去(duck under)还是掉过头乘浪而起(catch a wave)浪潮推着你超岸边冲去。
最初多数都会选择从上面越过去都比较怕头钻在水下面,但是慢慢地几个大浪过来你就会习惯 ducking under。我配一张图片大家就明白了。(浪是从左超有打过来,像鸭子一样钻进水里)。
(图片来源:The Inertia)
当你逐渐适应后,接下来就是学会选择哪一个浪去冲(which wave to catch)。
这就需要你能够观察出哪一些浪潮是可以让你愉快的搭上一程或是很可能把你打趴到水里。这个选择的能力是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和失败或成功的体会总结出来,最开始可能会在小浪里摔几下,慢慢你就可以在一个浪潮下激动的滑向岸边沙滩。
面对浪潮的三个选择与房产投资人们通常选择怎样面对市场变化很相像。
有时候市场有小的波动,有时候有大的波动,是选择视而不见越过去,是乘着这个浪潮走一波?还是选择 duck under 寻找下一个可以搭乘的大浪?
不同经验的投资客自然选择会很大不同。
你到底适合做怎样的选择,只有自己更清楚这个浪潮会是有趣的还是危险的。
你要是真的看不准,就跟巴菲特学。巴菲特说「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潜移默化嘛,不急于投资,身边可以多一些这样的投资朋友总会能有所收获,再做决定判断会准确许多。
冲浪也好,投资也好,都需要一点点熟悉,从小的浪开始只要你 make progress。你要学会的是做好判断能够选择适合你的浪潮。
你要清楚,更有经验冲浪者自然选择更大的浪潮。
还有一句话你也要记住「when big wave hits, it just smash everything.」
输入内容,然后按Enter / Return键提交